•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文献保障和支撑作用,切实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结合本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文献资源包括与学校教学科研相关的各种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主要类型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和电子数据库等。

第三条  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师生科研等文献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文献资源构建,使之结构合理、学科统筹、专业突出、特色鲜明;充分保证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重点性,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第四条  规范工作流程,注重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结果管理向目标及过程管理、从传统工作方式向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方式的逐步转变。

第五条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源建设规划、组织和管理的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文献资源建设规划;督促各二级学院按学科专业需要,确定文献资源购置范围等。各二级学院是文献资源需求的主体部门,应及时准确反映学科、专业及科研需要的文献资源信息,为图书馆精准服务于教学科研提供支撑依据。

 

第二章  建设原则

 

第六条  学校文献资源建设总体上坚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系统完整、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等基本原则。

第七条  各类文献协调发展

(一)坚持各类型文献资源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根据主次等级和优先顺序,系统建设馆藏资源体系,确保以满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需要为主,课外阅读为辅的原则。

(二)服务内容方面,坚持文献资源建设以支持教学、科研为主,兼顾素质培养、兴趣发展、休闲阅读、社会服务等其它功能的原则。

(三)学科结构方面,坚持文献资源建设以本校开设重点学科为主、其它学科适量收藏合适等级资源的原则。突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特点,逐步建设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科研用书、核心刊物,达到系统完整品种齐全,其它学科专业及基础课文献收集适量且针对性强,避免盲目性和贪多求全。

(四)等级结构方面,坚持一般学科以建设基础性文献资源为主,重点学科重点收藏研究级文献资源,特别注意重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五)文种结构方面,以采购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原文文献主要以满足学校重点学科科学研究需要为原则,其中主要建设英文文献,少量兼顾德、日、法等语种文献。

(六)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协调发展。实行保障纸质资源、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合适的数字资源的建设策略,逐步合理建立本馆文献资源体系,以适应读者需求及现代图书馆功能的要求。

(七)在文献购置经费短缺时,坚持保中减外、保学科覆盖面减复本数及同质类别文献资源的原则。

第八条  突出学科专业特色

(一)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要和馆藏文献基础,针对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采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建设具备学科或及专业特色的系列文献资源,逐步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二)注重专业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在本校开设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文献收集的完整程度,拓宽学科文献覆盖面,提升其完整性。

(三)注重专业文献内容的连续性。持续性投入重点学科文献的建设经费,力图反映学科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过程。

(四)注重学科资源的权威性。重点收藏核心文献、高评价文献、经典文献,努力体现学科关键理论和学术水平。

第九条  注重文献资源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始终围绕读者需求建设馆藏文献资源,注重文献资源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作用。

第十条  保持持续发展更新

文献资源建设需要紧跟学校发展新要求、学科建设新情况、图书馆行业新理念。在新的背景下应根据实际需求修改、更新或者是重新制定文献资源建设的方针原则、保障措施、流程规范和方案规划,及时更新学科馆藏文献,及时进行资源补充,体现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三章  建设保障

 

第十一条  经费预算保障

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要求,根据文献资源建设实际需求合理使用经费,制定稳定、长效、持续的经费政策,保障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有序合理地进行;注重成本效益和经费优化配置;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文献资源,避免因外部情况变化而造成的盲目建设和紧缩困境,力求达到实际建设成效。

第十二条  技术设施保障

加大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图书馆门户网站为依托,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整合信息资源,优化平台结构,加强知识挖掘力度,积极对接新技术、新业态,应用更多“黑科技”,打造智慧型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智能、个性化和透明的服务,体现图书馆在硬件、软件和知识信息资源投入上的效益,从而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第十三条  制度组织保障

实施教师决策采购制度,保障专业文献建设符合学科发展;对接专家团队和学科骨干,与学院进行直接的资源建设协作;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中外文文献资源采购上的决策作用,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核心、前沿的文献资源,提高文献服务的满足度和读者利用的满意度。

第十四条  人才队伍保障

培养馆藏资源建设相关人才,保障业务工作能够顺利成功进行。建立长效培养机制,采取外引内培措施,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有计划、有重点、分批次地安排馆员外出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营造图书馆文化及功能传承氛围。

 

第四章  工作规范

 

第十五条  科学制定预算

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本馆馆藏文献建设规划,结合国内外出版发行市场情况,按照学校预算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制订文献资源采购项目预算,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

第十六条  申报项目招标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招标工作。按照学校采购限额标准和程序的规定,开展中外文文献资源的公开招标采购。

第十七条  收集整理文献

了解国内外文献资源动态,全力收集和掌握出版发行信息。对收集文献进行查重整理,针对本馆馆藏建设需要,对馆藏数据、征订数据、订购数据等进行检查,确保采购工作准确有效。

第十八条  组织采购工作

组织多种主体的采购,包括以读者为核心的读者决策采购、以教师为核心的专业图书采购和以馆员为核心的整体控制采购。采购形式可采取线上(如云书展)、线下(如权威及特色订货会)、专家论证、读者主体需求(如读者荐购)等。

第十九条  管理采购质量

(一)按照馆藏资源建设原则,采购符合入藏标准的文献资源。

(二)增强文献资源评价在采购决策中的作用,充分征求文献资源需求的主体部门意见,提高文献采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严格执行文献购置的审核和查重。夯实各层级责任,做好风险防控。避免重订、误订、漏订,尤其注意审核高价格文献资源,凡购置单册价格较高的纸质中文图书或价格较高的其他类型文献资源,均需通过图书馆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中文纸质图书复本量一般为1至3册。

(四)建设高质量的馆藏文献,实施专项文献补缺藏工作,逐步推进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

第二十条  管理验收质量

(一)严格执行采购合同,合同执行期间,及时管理配送、加工、服务中的问题,并对其作出综合评价。

(二)文献到馆后及时检查馆藏数据,打印馆藏清单,检查文献内容,确保到馆文献为符合收藏要求的正规出版物和信息资源,无错发、重发、多发,装订印刷及意识形态等问题。

(三)及时响应文献资源需求主体部门需求,反馈其选购文献资源结果,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逐步整合重点学科和特色文献资源,有效组织与揭示其价值,确保收藏质量;主动提供知识服务,提高资源的易用程度和可获得程度。

第二十一条  结算与资产管理

严格遵循学院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安排采购,保证经费使用效率。根据实际到馆文献和验收情况,认真核查文献内容、单价、发票是否一致,保证账实相符,并根据学校文件要求及时将新购文献资源进入国有资产管理库,确保国有资产无流失。

第二十二条  评估建设质量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定期进行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评估。分析、评估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和保障状况,全面掌握图书馆各类型文献配比以及利用情况。结合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发展方向、科研发展方向、读者利用和满意度等情况,制定长期馆藏发展规划,提出馆藏建设优化策略,及时调整采购重点和采购方向,科学、合理地分配文献购置经费。

 

第五章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图书馆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武汉商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制度(试行)》同时废止。